我喜欢的草原,为什么快死了才能去?

昨天上午文化人类学课上,老师问我们如何看待政治经济学派(一个非常理性的学说),我坐在座位上苦思,内心总觉得它少了一种情怀。后来文义用“诠释”二字代替了我想说但说不出口的心理情绪。大意为,生活给了你无数规则和条条框框,但它不管你怎么诠释这些要求,其中藏着许多主观能动性。所以
处在同一体系中的每个人会不一样,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会因此不一样。
“对一些个体来说有些东西不可取代,而那些东西真正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轨迹,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
昨天晚上我摸黑去到了马丁堂,参加一个临终关怀的讲座。
北大的刘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张问卷,问卷的形式为“死亡通知书”,即询问你在人生最后时间段可能的思想、情绪和期待。老师借助问卷进行了整场讲座。
认真听完讲座后,今天回想起来我对昨晚最深的印象的似乎是,几乎被拿起的每一张答卷,都会提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师说,这是中国人最独特的一种回答。我们会说,“假如生命还有xx天,我希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被压制。
“顺从”在我目前经历过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被我认为是一个好词。
有人说:“你能不能乖一点?”
我说:“呸。”
我理解一定程度上的委曲求全。比如,我在不同情景下的职责肯定是需要我去承担的。作为学生,最好还是老实一点。作为职员,也别真和个炮仗一样。但是要是对方越界,得寸进尺,就没有必要了。
我对未来职业的设想,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说的不顺从。
我不太想成为老师和公务员,那个被我的身边人描绘为“最适合女孩子”的职业。
对于这个“因为你是女孩,所以你会适合xx职业”的说法我表示yue。
我的太祖父是一个老中医,据说在我的舅妈姨妈们怀孕时都给了她们一副药,说吃了能生出男孩。我的大姨、舅妈、小姨都生了男孩,唯独我妈,生了我。
但或许这个药真的起了作用,毕竟我也不像个女孩。(非封建迷信,假设假设!)
我像个刺球,不温柔、不老实、反矫情。而且还讨厌小孩。
所以当我妈开始和我论述当老师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尤其是成立了家庭、有了后代后。我眉头紧皱地开口叫停。如果我不打断她,她已经想象出一副天伦之乐,子孙满堂的画面了。
“xx性别最适合的职业”在我看来体现了上一代和我对幸福的不同诠释。
不同时代打磨不一样的人,上一代人的心中教育子女的最经典的方式是“你都不知道我们那时有多苦”,这样自上而下的语句在叙说他们的苦难时也自然而然地将子女放在了一个被动地位。这样一举两得的方式被他们青睐、使用、擅长。
可是使用这样话语的人希望年轻一代知道什么?
我可以理解他们想从中得到赞赏、认可、安慰,甚至是引起子女对自身的反省。但绝不可以容忍他们这样的话语发展为子女对自身的归罪。
既“因为我那时有多苦,所以我现在对你的好都是恩赐,而你受到我的些许恩赐,自然就该听命于我。”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刺球,我就会问了,为什么啊?凭什么啊?
一个时代的不幸是那个时代的灾难,是那个时代的伤疤,妄图通过自己的经历要挟别人的服从本就是在新时代划下新的伤疤。
我们鞭尸一代又一代的错误与灾难、却又一直没看见灾难的代代延续流传。
为什么会突然跳脱到这里呢?因为很多长辈的惯用话语就是上面陈述的那样。
“因为我曾经很苦,我对你好已经是万般恩赐,受过我恩赐的你竟然还敢不听我的话,为我们家门幸福牺牲你那一点小幸福。你一定要去做一个公务员或老师,老老实实地呆在我的身边。”

我偏不。
这还涉及到我对当父母的理解。现代人为什么生育欲望越来越低,除了成本越来越高的原因外,很多人或许都在找成为父母的那个理由吧。
我们这代人心理问题十分明显,B站上关于原生家庭的视频中无数人在评论和弹幕里哭的稀里哗啦。很多人敏感地知道自己被不健全的亲子关系伤害过。所以让他担起责任时他会更加小心。
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对亲子关系这么执着,难道从前至今很多人生孩子是因为爱吗?不,那是少数。大多数人因为被要求,被要求和合适的人结婚、生子、老老实实地过一辈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么要求,管理者对此更是非常喜欢。
有人觉得我生孩子后给了他关爱、投资和所有的心血,所以作为报答他应该体谅我,听从我。对此我再次yue。
作为报答的不应该是孩子人格和权力的转让,而应该是他发自内心的爱意和尊敬。
有的人的中二期一直延续到中年,到现在还陷在自我感动中。
生孩子对女性身体不仅有不可逆的伤害,对精神也是。在青春期需要防止被男人迷了心智,在中年期估计就应该防止被孩子迷了心智吧。
对有独立意识的一些女性来说,活成“xxx妈妈”大概是一个非常不美好的称呼。
而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以证明我没有跑偏),为什么大家在死亡的最后期限里都希望去做那些“一直想做但没能实现”的事情,甚至这些事情很多是简单的旅游、看展览和吃某种美食?我理解的原因是,我们太停留在顺从中。不只局限于我上述的对职业选择的顺从,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顺从。
我们没有个性、没有主动权、一直在随波逐流、一直在忍让。
很多时候我们的决定就是很重要,谁也不能替代。
那些资历、话语权、印象、未来不都是很空洞的东西吗?人的生命随时都可能会结束,我干嘛要管这是不是影响了他对我的好感,是不是决定了我的未来生活不稳定?
我喜欢高原、草原、大雪山,这些地方为什么要等到我快死了才能去?因为我要为老板工作,因为我生了孩子?
“真乖”。
不过对我来说活成这样未免也太卑微。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不同的理解,至少目前为止不能接受一昧顺从的我还是将生活的意义诠释为不断的追逐热爱之物。
作为一个不轻易妥协的刺球,是我认为的“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一个重要原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