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邵东散文苑【请点击上方蓝字】
【编者按】 亲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邵东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王燕的这篇《悠悠慈父情》,就是讴歌伟大父爱的佳作。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实。文中没有铺陈大堆华丽辞藻,更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整篇文章,作者采用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娓娓道来,真情实感“皆自胸中流出”。这篇引人心灵共鸣的文章,可以说对我们邵东市散文学会的广大会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那就是有一分情,写一分文,大拙至美,文极至真!
莳菇田里的悠悠慈父情
随着年关的逼近,我不得不坐在电脑前埋头苦干,尽量在年前把所有的工作有序地完成。接近晚上9点,因长时间伏案工作,我已头晕脑胀腰肩酸疼。恰在这时,父亲悄悄的推开我的书房门,轻轻的将一碟削好的莳菇放在我的面前,特别温柔的对我说:休息会儿,吃点莳菇。等我反应过来,父亲已经出了书房。一碟削皮的莳菇,一颗颗晶莹剔透,宛若凝脂,望一眼,就不禁垂涎欲滴。掇起一颗莳菇放入嘴中细嚼,顿时满嘴清香,丝丝甜味沁入心脾。刹那间神清气爽,通体舒畅。品味着这甘之若饴脆嫩爽口的莳菇,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清晰如昨……
小时家境贫寒,中学走读时,大都是带一罐子剁辣椒或黑豆豉,作为一个月的下饭菜。几年下来,让我落下了肠胃不好的毛病。邵东佘湖桥的莳菇在中国负有盛名,不仅甘甜多汁,咀嚼之后极少残渣,治理肠胃便秘药效明显。广西等地有人专程赴邵东佘湖桥收购莳菇种子到当地种植,但因土壤结构的因素,同样的莳菇种子在不同的地方硬是没有佘田桥种植的好吃。
记得那一年的冬天,我和爸爸撒娇要吃莳姑,但是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买莳菇吃。为了心爱的女儿,父亲不顾寒冷,骑单车载着我从老家牛马司镇骑行20多公里赶到佘田桥,一路气喘吁吁劳累不堪,只为了从已经采挖过的莳菇田里,摸几颗剩下的莳菇给我治疗肠胃病。父亲脱了鞋子与长裤,打着赤脚下田,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父亲口鼻间呼出的热气。下田之前,父亲脱下外套穿在我的身上,嘱咐着我道:女儿,你站在田埂上小心点,别摔到田里了哦!然后他深吸了口气,直接跳进泥田中,双腿趟着稀泥,手在稀泥中不停地摸索着。好不容易摸着一颗,赶紧放在水里洗一下,然后高高地冲着我举起:女儿,你看,爸爸摸着一颗了,哟!又摸着一颗了……
在菇农采挖过的莳菇田里,能摸着的肯定都是很小个的,大个的早就被人家收走了。每当看到父亲摸到一颗莳菇,我就会兴高采烈地跳起来鼓掌:爸爸好棒,爸爸好棒!父女俩的欢声笑语引来了当地人的注意,几个老人与孩子们都跑来观看。善良的老人冲着爸爸大声喊道:快上来,天气太冷了别冻病了,田里已经没有莳菇了!父亲笑呵呵的说:不冷呢!谢谢你,就上来。父亲在田里继续摸了半个小时,冷得瑟瑟发抖。上来后就在旁边的水沟里洗手洗脚,穿上鞋子,然后变魔术般的掏出几颗小莳菇在身上擦了擦,说:女儿,给你吃,要咬掉皮才能吃喔!我把带有泥巴味的莳菇放进口里,轻轻地用牙齿一块块地把皮咬掉,把莳菇肉咬了一半递给父亲:爸爸吃!父亲摇了摇头说:爸爸不喜欢吃,你吃!父亲看我甜滋滋的吃着莳菇,一脸的满足与开心,把我高高地抱起坐到单车后面,愉快地返程。
俗话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而儿女的病痛,则是横插在父母心头的一根刺。正因为如此,我们家里每逢过年都有一道必备菜:雪花丸子。这道菜,父亲会把肉剁得很细很细,然后把去皮的莳菇剁碎与肉团揉合在一起,做成一个一个的丸子后,再加上白色的糯米与红色的枸杞,这样制作的雪花丸子色香味俱全。如此同时,父亲也会用银耳,枸杞,莳菇加冰糖熬汤逼着我吃。父爱的力量真是神奇,多年以来,我的肠胃旧疾一直没有复发。一颗一颗品尝着父亲削好的莳菇,不知不觉间我已泪润眼眶。人常说父爱如山,其实,父爱何尝不是如涓涓细流,柔情而又漫长。父亲对我的一片宠爱,都融入在一颗一颗的莳菇当中……
【作者简介】
王燕,毕业于中南大学 ,受家父影响一直钟爱文学及写作。邵阳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邵东工商联常务副会长,邵东市散文学会副会长等。近年在省市报刊发表诗歌散文200余篇,2019年成为中国诗影响18期的封面人物。其中《父亲老王》、《忆旧》、《思念》等文章被各大杂志刊登,《女子夜话》共计125篇在文学界获得高度好评。《老笔记本中的故事》已问世6篇,很多读者都来信期待后续。本人的文章均以真实故事为题材,以自己人生阅历为基础,以朴实无华的文字感动读者
弘扬邵东精神
传承散文精髓
顾 问:
姜贻斌 刘克邦 王涘海
刘 哲赵燕飞 杨文辉
郝国中 周 伟周光曙
周思嘉
编 委 会:
王 燕申云贵 刘艾清
佘华荣唐志平谢永华
曾 恒
名誉主编:唐志平
主 编:曾 恒
责任编辑:流星雨 倪章玲
主 办:邵东市散文学会
投稿邮箱:30321750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