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大学时代

前言
“我们登上不是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不是我们所选择的剧本。”这是罗翔引用的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话。毕业多年后,当你回望自己的大学时代,你是高兴居多还是悔恨居多?

七年前,我跨入大学的校门,只记得那天气温很高,阳光似火,我穿着短袖,在一位学姐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宿舍。一段长达四年的旅程就这样梦幻般地开始了。
进入大学后,时间并没变得如想象中那般充足,尤其是大一大二,周一到周五课程排满,周末也要应付作业。剩下一点时间还要娱乐一下——打游戏。大学的前半段几乎就这么被大量的课程耗光。直到大三,才有了那么一点“自由”的感觉。社团已经退光,课程也减少近半,时间多到让人无所适从,哪怕游戏也已经开始玩腻。大学,变成了一个无形的囚笼,无边无界,我像无数学生一样,在其中漫无目的地游荡。
你要怎么办呢?怎么把这度日如年的时光消磨掉?去谈恋爱,还是去找点兼职赚钱,我毫无头绪。最后回到自己的兴趣方面——看会儿书吧。这也确实是一个文学院学生的天职,所幸我万分乐意去做这件简单易行的事情。
从大三开始,我开始疯狂买书,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尝到“网络购物”的快乐。那时当当网声名远播,所卖的书质量都还可以,关键是书的种类全、价格实惠。每次买书都是三本起步,一本未看完,又想看那本;这批刚看完一半,已经想好明天要买哪几本。每天都在等待包裹的到来,如果是周末更会一大早就去领快递。拆包裹,撕包装,摸着崭新的纸张,仿佛触摸的同时就已经占有了整本书的知识。(一股巨大的快乐和背后不断膨胀的幻想一度让我深陷于对书本的崇拜,但这是后话了。)
网购的便利,加之上大学后手头可掌握的生活费更多,让我在很短时间内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书库。财不外露,我的看法是,书更不宜外露。一是放在外面无疑导致借书的人增加,不借不好,借出去通常几个月才能物归原主,不如假装我没书;二是容易被人吐槽买书不看书,这不是装“文青”吗?所以能放柜子里,绝不放书架。宿舍的衣柜有一半被我用来藏书,书桌的柜子也被塞满。
这几年下来买了几本书?当当网可查询以往所有订单,统计了一下,截止毕业前总共购买了一百七十本左右。平时几乎不用其他网站买书,所以这个数量差不多就是我大学四年的网上购书量。购书量不等于读书量,直到毕业这批书里都还有一些没拆包装,莫言的《丰乳肥臀》就是其中之一。总地来说,大部分还是看完了。不过,跟现在的书友比起来就差了几个级别,年读书量小于一百本的都不敢晒出来,在豆瓣看到有的网友说自己一年读完二百本,当然这个数量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而且这种阅读方式我也不赞同。
购书的历史说完,本该直接说看书的情况,但我想绕个弯子讲讲看书的地点,也算侧面再现当时阅读的某些情景。狡兔三窟,我有好几个地方可以去打发时间。
清晨,把预备要看的几本书塞进背包,先去食堂点份早餐,通常是茶叶蛋一个,白粥或八宝粥一碗,牛奶一瓶,有时候来一块枣糕,反正绝不点包子。吃完就去主教学楼,通常会有几个教室没上课可以用来自习。阶梯教室坐得还是很舒服的,每次都是选后面几排,直接看书到中午。但也有意外,比如某次一对情侣正好坐我前排,女孩长得很标致,穿着超短裙,两人一直说着悄悄话,你侬我侬,可是随后,男生的手就放在了女友白净的大腿上。那一刻,我感觉世界开始旋转,眼睛却死死移不开。几分钟后,我赶紧收拾东西,去了隔壁教室。
如果主教学楼没空教室,可以去远一点的文学院教学楼(除了最大的主教学楼,每个学院有自己独属的教学楼)。文学院的教室,通常很少人去自习,一个人占有一个教室是常事。就像烂大街的影视剧情一样,我会找个靠窗的位子,静坐一会,看看空荡的教室,再望望窗外单调的风景,这时心情很平静。打开背包,拿出纸笔和书,开始今天的阅读。
还一个常去的地方是湖边。如果是春天,湖边会是一个好去处,阳光暖得恰到好处,岸边开满金黄的迎春花,一大片一大片,旁边是波澜泛起的湖水,看着眼前的景致,枯燥的日常多少有几分意思了。湖边有长椅,行人也不多,开口读一读书也不错,当然经常有学生在这里练英语,影响不大。
至于图书馆,平时很少去,到了周末却忍不住要过去一趟。毕竟书可以白借,何乐而不为?四年下来借的书也不算多,图书馆的系统是有记录的,当初还特地看了看数据,可惜没有截图保存,现在也记不太清了,大概有一百六十来本。再说点题外话,这个号称全校最高建筑,高达二十一层的图书馆,曾一度遭到学生的吐槽,因为实际上能借的书只有底下三层。尽管这三层的书已经够学生们喝一壶了。但这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行为还是让人哭笑不得,有这一半的资金给学生们多采购一些书籍,不来得实在吗?学生眼里的图书馆是一摞摞的书,可惜领导眼里的图书馆是这栋耸入青天的高楼。
大学的读书经历基本围绕这几个地方,去教学楼最多,其次是湖边,再次是图书馆。为什么不提宿舍?因为印象里在宿舍打游戏的时间多过看书。四年光阴,我耗费了很多时间来迷茫,又把过多的时间用来打游戏,注水的课程又耗去另一部分,本来我可以读得更多更深,但一切的结局已经敲定。今日的我又有什么资格指责当时的自己?抛开这些无用的自责,冷眼观之,大学的读书经历依旧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它定下了后半辈子的基调。
作者:鱼骨头图片来自网络完
欢迎来稿!(不开玩笑)
如果有朋友也喜欢写点东西,或者说想尝试用这方式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并且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比如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后的生活,欢迎大家来稿。“寸西桥”虽然是个私人小号,读者基本都是本人同学朋友,但我觉得哪怕只有一个读者,发出来也有意义。一篇文字放在笔记本里永远是死的,可是如果能被一个人看到,它就有了生命。
首先要声明的是:
一、来稿是没有稿费的。这个应该不用解释,但是我会开通赞赏功能,获得的赞赏全部归原作者所有。不过不要抱太大期望哦。
二、如果对点击量有比较高的要求,建议投给一些大的平台。本小号目前主要的意义是以文会友,如果无形中能为你提供一点写作的动力,那就再好不过了。
三、文章发给我后,因为时间和精力问题,可能要过几天才能编辑好,这个希望大家谅解。
四、文章题材不限,无论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忆,还是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又或者是书评影评、旅行游记,乃至原创诗歌散文小说,都欢迎。只求真挚自然,拒绝八股鸡汤。
五、字数建议800-3000,如果是诗歌、摄影作品的话,另当别论。写好后可直接微信私发给我。QQ邮箱也行:guosf17@qq.com
六、此征稿长期有效。
现今早就是短视频时代,但我不觉得文字会过时。因为有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而文字又是最方便快捷的手段,所以才有了写作。难道只有作家才能写作?我想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写作跟说话一样,是每个人的自由。
最后,期待与你的文字相遇!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