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暑假来到了。过去的暑假,公历的七月,农历的六月,从在中山大学念书那会开始,每次回到澄海老家的第一天总是老三样:薄壳、菱角、竹笋。
薄壳可以从早吃到晚:早餐白粥配 薄客米、咸薄壳,中餐薄壳糜(鲜薄壳煮粥)或者薄壳粿条,晚餐炒薄壳或者薄壳煮芋。听说现在澄海盐鸿镇那边有“全薄壳宴”,薄壳可以做出十二道鲜美的菜肴出来呢。
炒鲜薄壳,夏日回家乡点的第一道菜。
菱角呢,夏日里正好成熟,可以做猪尾(腰棱骨)菱角煲,焖菱角饭,还可以煮菱角糖水。如果煮时加一叶荷叶,味道更佳清凉可口。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煮熟的带壳菱角,可以慢慢掰着吃,鲜美的诱惑可持续时间相对延长。水煮的带壳菱角多数是“菱角枯”(枯,音同“姑”),是熟透了掉到泥土里的“老菱角”,皮儿都浸泡黑了。采摘菱角之后,把菱角的茎叶切割后收起来沤绿肥,然后就可以下水摸“菱角枯”了,顺带着也摸点小鱼小虾。水煮菱角也可做零食卖,一分钱N颗,性价比挺高的。划着“菱角桶”采摘菱角有点像江南的采莲,但我小时候学的知识,就是识别什么可以拿来填饱肚子,什么吃了更耐饿。
什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那是文人们想象出来的罗曼蒂克游戏,长大了读了书才知道的。大人们用小木桨或者自己的手划着“菱角桶”(连小船都叫不成)一心一意去“摘菱角”。大孩子们参加的收菱角茎叶沤绿肥,是要计算工分的。所以很累,更不能分心去看“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水煮菱角,儿时难得的零食。
竹笋嘛,从初夏开始,就一直可以吃到快入秋。可以切丝儿炒虾仁,可以切块儿炖老鸭。切块的典型技术活儿叫“挌”(gêg8),不是整齐切,用到攨,每块儿都是不规则形,据说这样食材受热均匀。笋丝儿还可以做馅儿包笋饺/粿,潮州的笋饺最好吃:鲜,嫩,滑,美味爽口。竹笋要数长在江边沙洲的最好,个大肉肥味甜。位于韩江岸边的潮安区江东镇的竹笋宴驰名遐迩,听说有吃货从珠三角专门自驾车来品尝的,潮汕食客自然更是络绎不绝的了。竹笋讲究在露水未干时挖掘,最好是午餐就吃,本地人几乎过夜不吃。因为过夜后,竹笋又多长(老)了一天,鲜美的味道就减少了几分。我在韩山师范学院工作时接待过日本某大学的教授,吃了沙虾炒笋丝和潮州笋饺,吃得他直竖大拇指,连说“会死会死”(日语发音 oishi)。后来他们学校的副校长来了,吃饭时他就问我,今天有没有竹子吃。我楞了一下,不知所云。经过他又说又比划地,才知道是想吃竹子的baby。是前面来过的那位教授回国后,把竹笋的美味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了。可惜这位校长是深秋时节来的,不是竹笋当令时节,就没吃上了,只好带着没吃上竹子 baby的遗憾回日本去了。
竹笋(左)和挌出来的笋块
当然,深秋没吃上当令的新鲜竹笋,并不等于没有美食吃,我们可以让客人持螯把酒,“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这是古今多少骚人墨客描写过的欢乐场面。但在潮汕滨海人家,这也就是家常菜罢了。中秋前后,澄海樟林古港山上驰誉海内外的佳果——林檎也熟了,肉白赛冰雪,清甜胜荔枝,澄海人把它当水果之王。到了仲秋时节,不吃林檎算不上正宗澄海人!因为中秋前夕开始,澄海人会像思念亲人一样思念林檎。
接着,冬天来了,我们吃最家常的“大菜”和“菜头”。
大菜,雅名是大芥菜。澄海大菜个大卷芯,微苦而甘,经霜后更够味。新鲜的卷芯大芥菜和排骨、火腿、香菇煨出来的“煲淋大芥菜”不但潮汕人爱吃,外地人也爱吃,现在已经上了粤菜(广府菜)的菜谱而被误认为是广府菜了。
澄海大菜,个大芯实,一个有好几斤重。
菜头,也就是萝卜,北方人说:冬吃萝卜赛人参。新鲜的萝卜炖咸骨、墨鱼干、火腿,其汤鲜甜无比,难得的是其“清甜”而不浓腻。如是重口味者,用牛腩焖也好吃,广州街头的美女居然敢把这牛腩/牛肉丸萝卜串串儿像冰糖葫芦一样拿上街吃,潮汕街头绝对看不到这景儿。但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还是“鱼乖脯”(guai1,河豚干)炖的菜头汤,似乎至今还没有尝过哪个汤能与之比美的。菜头粿(萝卜糕)也是家常而又好吃的小食,香煎之后蘸辣椒酱吃,外焦里嫩、外香里甜,总是一块儿接一块儿地吃个没够。
“大菜”和“菜头”腌制成的酸咸菜和菜脯,虽然出身普通农家,但却是潮菜食材二宝。可以做“咸碟”(小菜)配糜(送粥),“咸菜口”酸甜爽滑,往往是为了多吃几块而多添了半碗粥。新鲜的“菜头口”?(zian2,整)甜爽口,简直可以当水果吃。“咸菜”“菜脯”还是万能的食材,可以做出一道道美味的潮汕家常菜来。“龙舌凤尾汤”是上了央视节目的美食,几只剥壳留尾的沙虾、几片切成椭圆、形似舌头的高堂菜脯,便是其主要食材了。“菜脯卵”(萝卜干碎儿炒鸡蛋)更是家家都会做的家常配粥小菜,但现在在大酒店里,也成为了被点率颇高的小菜 。橂鱼(橂,潮音doin7)酸咸菜汤,美其名也“白龙戏水”,微酸而鲜美,惹人胃口,难以名状的味道。
橂(第)鱼,澄海叫“?鱼”,学名龙头鱼,俗称豆腐鱼、鼻涕鱼,粤语称九肚鱼。
潮菜驰名世界,是因为潮人“讠别 (bag4,北)食” “会(oi6)食”“识食”,能“化腐朽为神奇”,把普通的农家食材精心选用,烹饪成为美食。我认为,家家户户的主妇都是“家常潮菜”的大厨,她们为潮州家常菜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有贵客到来,平时动口不动手的主男也有不少能抄刀上阵露一手。潮菜好吃,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讲究食材的当令,非当令菜不吃,非名地出产的不用。关于什么季节吃什么海鲜、水果、蔬菜,潮人把它编成歌谣、谚语、俗语传承下来,彻底生活化了。如,三四人卖梅,五六煠(sah8,啥8)草粿;寒(guan1)乌热鲈;六月鲫鱼存支刺(不能吃);立冬蔗,食不会病疼;十月十,新米饭,胀平(bing5-7)目,等等。
蒜头焗肉蟹:食一次,芳(蜂)三日。
其次,潮人舌尖味蕾之于味道的灵敏感觉,简直绝了。都是芥蓝菜,一吃就知道是不是(潮州)府城芥蓝;都是大菜,一吃就知道是不是澄海大芥菜,因为潮人分得清什么菜有什么“菜味”,不同地方出产的“菜味”道不同。都是虾干,潮人分得清这是日晒的还是电炉烘干的,因为日晒的有“日唌”(音同“宪”,借字,汕头音hiang3,潮州音 hiêng3,肯定是前鼻音韵尾的字,但本字未明)。日唌,太阳晒出的味道,你能吃得出来吗?
哎,又想食了,看来又到了打道回乡的节奏了!
在澄海樟林古港陈椰博士祖居里吃东里猪脚饭,跍在椅条顶食(蹲在条凳上吃)才是正宗的姿势。(摄影:参加该次活动的某位朋友。我记不清了,请作者留言认领,我这里先谢谢了。)
【延伸阅读】
1、潮汕人一开口,说的就是《诗经》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悦着你雅)——潮汕话与《诗经》词语之二
3、后生可畏·早眢晏起·倨傲鲜腆——潮汕话与《论语》
【照片说明】
图1、2、4 源于百度网络资料;图3、5、6 翻拍于潮菜大师钟成泉先生之《饮和食德》《潮菜心解》,一并向原摄影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