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相关法规最新 工程招投标相关法规? 工程招投标相关知识点

招投新政

1

《政府职业报告》修订补充招投标内容

2019年3月15日 ,《政府职业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解读《政府职业报告》修订情况。《报告》的修改完善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方面,包括合理扩大有效投资部分,补充了“改革完善招投标制度”。

2

国务院:加强招标投标信用建设

2019年7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在招标投标、资质审核等事项中,充分发挥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影响。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报告标准,推动信用报告结局实现异地互认。

3

财政部: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

2019年7月26日,财政部下发《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 》 ,要求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行为,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

不看“出身”不设限

不应当以供应商的所有制、组织形式或股权结构等,对供应商实施差别待遇;

不得通过入围方式设置资格库、备选库作为供应商资格条件,要求供应商参与采购活动前进行不必要的等级、注册,设立分支机构

摇号抓阄不合理

不得强制要求采购人以摇号、抓阄、比选形式选择采购代理机构,干预采购人的自主选择权;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外,不得要求采购人采用随机方式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

交易竞争应公平

要求供应商购买指定软件参与电子化政府采购活动;设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备案、监管、处罚、收费等事项,同样是属于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

4

八部门联合开展招投标专项整治

民族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职业方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的招投标专项整治职业。

整治时刻:8月20日起,12月15日前结束

整治内容: 清理、排查、纠正在招投标法规政策文件、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以及招投标操作操作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重点包括:

违法设置的限制、排斥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招投标的规定,以及虽然没有直接限制、排斥,但实质上起到变相限制、排斥效果的规定。

设定明显超出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的过高的资质资格、技术、商务条件或者业绩、奖项要求。

明示或暗示评标专家对不同所有制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评标标准、实施不客观公正评价。

采用抽签、摇号等方式直接确定中标候选人。

限定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只能以现金形式提交,或者不按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返还保证金。

5

国务院:工程招投标交易全经过电子化推广

2019年9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职业的通知》,对北京、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行为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借鉴。供全国借鉴的改革举措包括推行工程招投标交易全经过电子化,具体行为如下:

北京市:招投标交易全经过无纸化在线电子交易,全程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推进流程标准化、经过无纸化、业务透明化、体系智能化,降低招投标交易成本。

上海市:推行工程招投标交易电子化,实行招标投标文件电子化和网上下载提交,实现电子化开标评标和电子化监管,实行无纸化在线备案,降低招投标成本。在工程招投标经过中,推行招标人告知承诺制,监管部门在经过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办理环节。

6

住建部: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征求意见)

2019年9月30日,住建部对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包括夯实招标人权责、优化评标技巧、加强招投标监管等方面。

夯实招标人的权责

(一)落实招标人首要职责。夯实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主体职责,党员干部严禁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招标投标活动。

(二)政府投资工程鼓励集中建设方式。

优化评标技巧

(一)缩小招标投标范围(二)探索推进评定分离技巧(三)全面推行电子招标投标(四)推动市场形成价格机制

加强招标投标经过监管

(一)加强招标投标活动监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评标专家监管

(三)强化招标代理机构市场行为监管

(四)强化合同履约监管。对围标串标等情节严重的,应纳入失信联合惩戒范围,直至清出市场。

7

发改委:《招标投标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

2019年12月3日,发改委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本次修订对现行《招标投标法》修改58条,增加28条,删除2条,维持8条不变,修订主要涉及八个方面:

(一)推进招投标领域简政放权

(二)提高招投标公开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三)落实招标人自主权

(四)提高招投标效率

(五)解决低质低价中标难题

(六)充分发挥招投标促进高质量提高的政策功能

(七)为招投标操作提高提供法治保障

(八)加强和创造招投标监管

8

住建部印发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监管指导意见

2019年12月24日,住建部正式发布《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人主体职责缺失,串通投标、弄虚作假违法违规难题依然突出。《意见》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共17项措施:

一、夯实招标人的权责

(1)落实招标人首要职责

(2)政府投资工程鼓励集中建设管理方式

二、优化招标投标技巧

(3)缩小招标范围

(4)探索推进评定分离技巧

(5)全面推行电子招标投标

(6)推动市场形成价格机制

三、加强招标投标经过监管

(7)加强招标投标活动监管

(8)加强评标专家监管

(9)强化招标代理机构市场行为监管

(10)强化合同履约监管

四、优化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11)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制度

(1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13)完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机制

(14)畅通投诉渠道,规范投诉行为

五、强化保障措施

(15)强化组织领导

(16)推动示范引领

(17)做好宣传引导

2019年内,国务院、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皆通过政策法规来强化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监管、深化招标投标改革,主要针对出台法律法规、推动招投标电子化、加强违法行为惩戒力度等方面。2019年,招投标制度的深化改革迈进了一大步,希望各项政策能落到实处,促进我国招投标市场的进一步稳定健壮提高。

资质新政

关键词其中一个:减负

长久以来,建企资质申请、延续、升级等手续之繁琐,一直困扰着各大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大部门纷纷发文优化营商环境,减轻资质之重。具体主要集中在下面内容几许方面:

简化审批手续

住建部发文,对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等证明事项进行了清理,形成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拟保留目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住建部、提高改革委联合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鼓励设计单位申请取得施工资质,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的单位,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鼓励施工单位申请取得工程设计资质,具有一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证照分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到2020年,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照后减证”。

国务院发文,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明确提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甲级、乙级资质认定直接取消审批,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审批中不得再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出资质方面要求。

推进告知承诺制

住建部发文,在全国范围对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推动资质管理向“宽准入、严监管、强服务”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提高。

部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

在10个省市开展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

自2020年5月1日起,全国范围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甲级资质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

关键词之二:监管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量新的有资质建企诞生。据统计,今年住建部共批准了49项特级资质,48家建企“升特”。但与此同时,大量建企也由于弄虚作假而上了黑名单,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特级资质建企。对于企业家们来说,这既是轻松的一年,也是“沉重”的一年……

“挂证”整治与资质“风暴”

七部委联合发文,一场整治“挂证”的风暴从18年末刮到19年末,期间,无数人员由于挂证而被取消执业注册资格。而与注册人员息息相关的建企资质也颇受影响。

就在前几日,江苏省住建厅发文,撤销近千家建企的资质,其中绝大多数与建造师不足有关。并非孤立,2019年中,天津百家建企资质遭撤,也是类似的缘故。

对于资质的需求催生了挂证,其中要害便是建企资质与注册人员挂钩这一现状没有改变。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期待在来年能有所变革。

用资质“管住”企业

资质是许多建企吃饭的“饭碗”,因而,对于层出不穷的违规行为,政策方也开始以撤销、降低资质等作为监管手段。

比如说日前人社部发文,未执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存储工资保证金等规定的,除处以罚款外,在改正前不得承包其他施工项目;拒不改正的,由住建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拒不改正且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取消其建筑施工资质。

监管手段不断升级

近年来,住建部对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监管手段不断升级。除了上面提到的“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措施外,还具体表现在下面内容几方面:

告知承诺体系,加强动态核查。

依托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现对企业业绩现场核查全覆盖。

四库一平台,监督项目业绩记录。

建立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

对于建筑业来说,资质难题是也一直将是各大市场主体所关注的热点。在过去的一年里,建企资质相关政策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但也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建企资质改革的步伐能更进一步!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