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评价20字左右(他人怎样评价鲁迅)

怎么评价鲁迅?

这些是名人对他的评价:

毛泽东: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蔡元培: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病逝后)

李敖在接受访谈时曾说:

我觉得鲁迅在大陆过份被政治化了,高估了。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可是,鲁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大家觉得鲁迅杂文犀利,其实不好。……我觉得鲁迅被过分高估了。连他弟弟周作人也这样讲,他说鲁迅可能本人不愿意这样被高估。高估不在鲁迅,而是证明你高估他的人,你的水平出了问题

王朔: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不相信他如此完美,没有这样的人,既然大家载来越严厉地互相对待,他也不该例外。他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标尺,什么时候能随便批评他了,或者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

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中对鲁迅的文学及思想进行评价: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讽刺文学,也还是有问题的。……在小说方面,……据我看,他的短篇小说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的小说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

至于你应该怎么评价鲁迅,那要看你对他的作品、人生经历、思想的了解程度了。随着对他的了解程度的逐渐加深,一般对他的评价会经历这么几个过程:作家->大作家->大师 思想家->近于神 英雄 斗士->人->一个有思想的伟大的作家

别人是怎样评价鲁迅的?

正好昨天是鲁迅逝丗83周年,所以我选择回答这个问题。你提问是别人怎么评价,大概是指非主流观点的一些说法。这样的说法我们也不必迴避,因为絲亳不能影响鲁迅的伟大。

据我所知,对鲁迅的负面评价主要有两点,一是说他偏执,二是说他除了冷静还是冷静。这种说法在三十年代就有,前些年也曾见诸网络。

我认为这两种评价显然是不对的,这里不詳细驳斥,找只想强调两点。一是所谓偏执是跟鲁迅当时所处的丗态人情有关的,他不能宽容和妥协,不能不孤独。而所谓冷静,只是鲁迅对旧势力黑暗的反抗和战斗,他对进步青年,对左翼作家,对苦难国民,对革命先锋是爱得很深沉的。

高度评价鲁迅的话语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外国人是如何评价鲁迅的呢

大江健三郎在他的《自选随笔集》的《自序》是这样结束的:我现在写作随笔的最根本的动机,也是为了拯救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明天。而用最优美的文体和深刻思考写出这样的随笔、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这是我文学和人生的最大愿望。

德国人沃尔夫冈库宾谈及他所喜爱的中文作家,他提出了鲁迅、李白和曹雪芹。问到他在中国学习的收获时,他说:最大的收获,除了对中国社会有了较真切的认识之外,就是认识了鲁迅和鲁迅所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

求名人对鲁迅阿Q正传的评价

1、周作人评价:《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讽刺是理智的文学的一支,是古典的写实作品。他的主旨是“憎”,他的精神的是负的。然而这憎并不变成厌世,负的也不尽是破坏;

2、村上春树评价:在结构上,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精确描写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这一人物形象,使得鲁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现出来。这种双重性赋予作品以深刻的底蕴;

3、孙犁评价:《阿Q正传》写了绍兴一地,就体现了全国的农村,写了辛亥一时,作品就能传流永久,写了一个秃头阿Q,就使人人得到一面镜子。这是生根在一个地方,

鲁迅对方孝孺的评价

鲁迅把方孝孺看作是台州式硬气的代表性人物,把柔石和方孝孺勾连起来,一是因为他们都是宁波宁海人,宁海原属台州,习俗和天台、临海相近,方言也接近又硬又耿的台州话;二是因为两人品性上都有台州人刚直的一面,台州人喜欢用石骨铁硬来形容一个人的硬气。

鲁迅是怎样评价杜甫的

鲁迅评价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曾经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记等名作参与发动五四文化革命之鲁迅,到三十年代,岿然成为众望所归之革命文学导师,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众所周知,鲁迅晚年在政治上己与胡适分道扬镳,惟此评论杜甫之寥寥数语,仍然与胡适笙磐同音。

鲁迅对儒林外史评价的意思

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由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等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出来以后,才从旁观者的角度,指摘时弊,机锋指向读书人阶层,文章风格悲戚中而带有诙谐,婉约中藏有讥讽,于是小说一部,相对于经史子集而言,才开始有称得上褒贬时弊的书籍。

鲁迅对孔乙己的评价

鲁迅,1881年9月25日至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笔名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底层人物形象,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名家对鲁迅无常的评价

1、无常,也就是鬼的意思。每逢迎神赛就会有不同的人来扮演大大小小的鬼怪,鬼物们大约都是些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赤着脚。他们扮演着各种鬼怪来寄托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鲁迅用风趣的语言来描述了他小时候看见的那场迎神赛,而且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了迎神赛的经过。鲁迅十分怀念他小时候的时光,但在描写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他对那些封建行为的讽刺和唾弃。 他一反前态温和的笔锋,用犀利的语言对那些封建行为进行批判,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鲁迅还把现在的想法和小时候的想法进行比较,以此来衬托出世人们庸俗的一面。又在末尾写到“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这里又写出了鲁迅对鬼神之事的鄙夷以及对其的不屑一顾。

人们怎样评价鲁迅

引用《毛泽东选集》中的一段话来评价鲁迅: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的历史评价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